GB/T 22459.4-2022 耐火泥漿 第4部分:常溫抗折粘接強度試驗方法
- 發表時間:2022-11-27
- 來源:共立消防
- 人氣:
1 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耐火泥漿常溫抗折粘接強度試驗方法的原理、儀器設備、取樣及試塊制備、試驗程序、結果計算和試驗報告。
本文件適用于耐火泥漿粘接耐火磚后(經過烘干和/或燒成)粘接面的抗折粘接強度的測定。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4513.2 不定形耐火材料 第2部分:取樣(GB/T 4513.2-2017,ISO 1927-2:2012,IDT)
GB/T 8170 數值修約規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8930 耐火材料術語(GB/T 18930-2020,ISO 836:2001,MOD)
GB/T 22459.1 耐火泥漿 第1部分:稠度試驗方法(錐入度法)(GB/T 22459.1-2022,ISO 13765-1:2004,MOD)
GB/T 22459.2 耐火泥漿 第2部分:稠度試驗方法(跳桌法)(GB/T 22459.2-2022,ISO 13765-2:2004,MOD)
3 術語和定義
GB/T 18930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4 原理
用被檢測的耐火泥漿將兩塊耐火磚試塊粘接成規定尺寸的試件,經烘干和/或燒成后,在室溫下,按規定加荷速率在試件粘接面施加彎曲應力,直至粘接面斷裂。
5 儀器設備
5.1 加荷裝置:加荷裝置由3個平行的刀口構成(見圖1),分別為一個加荷刀口和兩條支撐刀口,加荷刀口在兩支撐刀口的中間,偏差1mm以內,且垂直于試樣長度方向。刀口長度應比試樣寬度(b)至少大5mm。兩支撐刀口位于中間支撐塊上,中間支撐塊底面是圓柱面的一部分,當試樣在垂直面上稍有偏斜時可獨立調節每個支撐刀口(見圖2)。也可以固定一個支撐刀口,使另一個支撐刀口和加荷刀口能在垂直面上調節。
支撐刀口間距Ls和刀口曲率半徑R的值,試件橫端面之間的平行度以及試件上下表面之間的平行度的允許誤差見表1。加荷裝置應能在試件的中間按一定的加荷速率均勻施加荷載,并有能記錄或
指示其斷裂載荷的儀器,測力示值誤差應在±2%以內,加荷速率的規定見表1。
說明:
Ls——支撐刀口間距;
R——刀口曲率半徑。
圖1 試樣加荷示意圖
說明:
1——加荷刀口;
2——試樣;
3——中間支撐塊;
4——支撐刀口;
b——試樣寬度。
圖2 加荷裝置示意圖
表1 試塊尺寸、允許偏差和加荷速率等
試塊尺寸 長×寬×高(lxbxh)/mm | 寬b、高h 允許偏差/mm | 橫端面平行度允許偏差/mm | 上下表面平行度允許偏差/mm | 支撐刀 口間距 L./mm | 刀口曲率半徑R/mm | 加荷速率/(N·s-1) | |
致密定形 | 隔熱定形 | ||||||
115×114×75 | - | - | - | 180±1 | 15±0.5 | 360±37 | 120±12 |
115×114×65 | - | - | - | 180±1 | 15±0.5 | 270±27 | 6千06 |
(65~75)×40×40 | ±1 | ±0.15 | ±0.25 | 125±1 | 4±0.5 | 51±5.1 | 17±1.7 |
(57~75)×40×40 | ±1 | ±0.15 | ±0.25 | 100±1 | 4±0.5 | 64±6.4 | 21±2.1 |
注:采用不同尺寸的試樣或不同支撐刀口間距的測量結果不能直接比較。 |
5.2 攪拌機:符合GB/T 22459.1的規定。
5.3 干燥箱:能滿足110℃±5℃溫度控制。
5.4 測量稠度的設備:符合GB/T 22459.1規定的錐入度儀或符合GB/T 22459.2規定的跳桌。
5.5 天平:最小分度值不大于1g。
5.6 卡尺: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1mm。
5.7 加熱爐:能滿足7.3規定的加熱要求。
5.8 切割工具。
6 取樣及試塊制備
6.1 取樣
按GB/T 4513.2的規定取樣或由相關方協商。
6.2 試塊制備
6.2.1 試塊尺寸見表1,實際使用的試塊尺寸應由試驗相關方在試驗前協商。
6.2.2 試塊數量:10塊。用于粘接成型同一試件的兩塊試塊,粘接面對應的尺寸偏差不超過0.5mm。
6.2.3 根據表1中規定的尺寸和允許偏差從供試驗用的耐火磚上切取試塊。試塊上相鄰的棱應相互垂直,角應為直角,表面應平整,無裂紋,粘接面應清潔。每個試塊應有一個用于粘接的原磚面。試驗中所用的耐火磚,宜與被測泥漿相配且隨耐火泥漿一起提供,或由試驗相關方協商一致。
6.2.4 將試塊置于干燥箱中在110℃±5℃下干燥8h或以上,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
7 試驗程序
7.1 試件制備
7.1.1 試驗前,試料應在18℃~22℃下放置24h。試驗時,試驗室溫度和加入的水(或規定的液體)溫度應保持在18℃~22℃。
7.1.2 干粉泥漿,取樣1.5kg,根據稠度要求,按GB/T 22459.1或GB/T 22459.2的規定加水(或規定的液體)混合攪拌,達到要求的稠度值,記錄加水(或規定液體)質量分數。在需要外加劑的情況下,按產品使用說明加入外加劑,攪拌均勻,并記錄加入量。預攪拌泥漿應將包裝容器中的全部泥漿混合均勻,取樣1kg。
7.1.3 將泥漿密封放置30min后,再攪拌均勻,第2次攪拌時間一般不少于2min,或根據產品使用說明操作。測定并記錄稠度值。
7.1.4 取一對干燥后的試塊,將攪拌均勻的泥漿涂抹在兩個試塊用于粘接的原磚面上,刮去泥漿,隨后再將泥漿涂抹在這兩個原磚面上。隨即粘接兩個泥漿涂抹面(見圖3)。用力壓住試塊兩端同時橫向揉動以擠出多余的泥漿,刮去被擠出的多余泥漿,做成2mm±0.5mm的磚縫(協商約定的厚度除外)。不能扭動試件,試塊間錯位應不超過0.5mm。
7.1.5 重復7.1.4的操作,使用10塊試塊制作5個試件。
7.2 試件干燥
7.2.1 試件在室溫下自然干燥24h,試件放置時,放置面應平行于泥漿粘接面(即直立放置)。
7.2.2 小心地將自然干燥的試件直立放進干燥箱。升溫至65℃±5℃,保溫4h。然后升溫至110℃±5℃,保溫24h。
以上為標準部分內容,如需看標準全文,請到相關授權網站購買標準正版。
- IG541混合氣體滅火系統
IG541混合氣體滅火系統:IG-541滅火系統采用的IG-541混合氣體滅火劑是由大氣層中的氮氣(N2)、氬氣(Ar)和二氧化碳(CO2)三種氣體分別以52%、40%、8%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種滅火劑
- 二氧化碳氣體滅火系統
二氧化碳氣體滅火系統:二氧化碳氣體滅火系統由瓶架、滅火劑瓶組、泄漏檢測裝置、容器閥、金屬軟管、單向閥(滅火劑管)、集流管、安全泄漏裝置、選擇閥、信號反饋裝置、滅火劑輸送管、噴嘴、驅動氣體瓶組、電磁驅動
- 七氟丙烷滅火系統
七氟丙烷(HFC—227ea)滅火系統是一種高效能的滅火設備,其滅火劑HFC—ea是一種無色、無味、低毒性、絕緣性好、無二次污染的氣體,對大氣臭氧層的耗損潛能值(ODP)為零,是鹵代烷1211、130
- 手提式干粉滅火器
手提式干粉滅火器適滅火時,可手提或肩扛滅火器快速奔赴火場,在距燃燒處5米左右,放下滅火器。如在室外,應選擇在上風方向噴射。使用的干粉滅火器若是外掛式儲壓式的,操作者應一手緊握噴槍、另一手提起儲氣瓶上的